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历史的见证者 ——百年津浦固镇站 正文

历史的见证者 ——百年津浦固镇站

[焦点] 时间:2025-05-29 03:14:33 来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线超清 作者:{typename type="name"/} 点击:189次

  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历史1912年(民国元年)全线建成通车,证者站是百年清末民初沟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

  它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津浦南至南京浦口火车站,固镇全长1009.48公里,历史后因故延至天津东站,证者站正线全长为1013.83公里,百年设站85个。津浦到新中国的固镇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南京成为连接京沪的历史中间站,津浦铁路也延伸更名为京沪铁路。证者站

  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的百年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津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固镇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

  百年津浦固镇站

  1910年,津浦铁路固镇施工委员会成立,固镇施工队伍在英国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修建津浦铁路固镇站,于1911年建成。

  1912年1月1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固镇站也投入全面的运营。当时津浦铁路在固镇县境内设有任桥、固镇、新马桥、曹老集4个车站,通车线路59公里,固镇站是三等站,经营客、货运输。

  1965年,国家出于保护津浦铁路的需要,将五河、怀远、灵璧、宿县各划一块设立了固镇县。1972年,固镇县新火车站建成,津浦铁路固镇老火车站停用,后一度成为信号调度使用。老站遂成铁路职工的住房,并逐渐被废弃,成为岁月中被遗弃的历史碎片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现在固镇往北走有个村庄叫“七里沟”,就是以固镇老火车站为基点开始的,津浦铁路的开通和老火车站的建立,为固镇留下的历史的刻痕难以抹去。

  固镇站是蚌埠宿州之间的等距离站,又骑跨浍河,地理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说:失去了固镇站,就掐断了津浦路,蚌埠站就失去了依托。这也是日伪时期、国共交战的时候,固镇站一直被敌伪军把守的原因。

  “津浦铁路固镇老火车站”由售票厅、候车室、办公区等组成,现存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老火车站有东西向房屋一排,南北向房屋三排,平面呈“山”字型。

  其中东西向房屋为火车站主体建筑,面向铁路线,东西长25.5米,南北宽8.1米,双坡陡屋面、深檐口、外露木构架、砖砌底脚等,是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

  其余三排房屋位于此房南边,最东边一排西向,其余两排东向,前后均开窗。墙体砖为灰色,窗门均用砖圈成弧型,内屋顶用木板镶嵌,西洋风格清晰可见。

  百年车站残损严重

  如今的百年车站,内部残损严重,在文物部门发现之前,被当地群众当作饲养家禽的场所,周边道路崎岖,荒草掩盖,行人难至。

  “侵华日军水牢”是日军控制固镇期间在火车站附近修建的一座关押我爱国军民的小型监狱。水牢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呈圆形,内径9米,高4.8米,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为圆柱形,上部呈蘑菇型,顶部有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瞭望孔和一个等腰梯形天窗,天窗是进出水牢的唯一通道。牢内以中心为基有三堵预制钢筋混凝土墙将牢房分为相等的三个牢区,每堵墙面靠中部地区有供上下的攀手。该水牢至今保存较完整,系日本侵略中国的实物罪证。

  如今,固镇县文化文物部门已经将车站及周边列为文保单位,并对部分屋舍进行了保护,并采取措施逐步清理居住户。

  相信随着调查、考古、保护、展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从而让人们清晰一睹历史的本来面貌。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
XML地图